從大三那年開始接觸環境議題,過了這麼多年,終於把這本神作看完。
這本書1962年出版,首度挑戰「科學萬能」、「經濟至上」的現代社會,鼓舞無數後世的環境運動者,相繼投入各種環境議題的關懷和抗爭行動,對環保界、生態界影響深遠,而書中的內容迄今仍在發生。
書中以「毒物/農藥」為核心討論現代人對生活的無知,對於生態、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影響。何時能阻止一切繼續下去?不用指望別人,我們就可以開始行動,因為毒物就在我們的日常選擇當中

 

為什麼會使用毒物?
這個問題乍看之下很蠢,知道一個東西有毒,很少人會想用毒物來傷害自己吧?但其實大多數的人,每天都在對自己下毒...
這個簡單的問題涉及三個層面:


一、我們不知道那個毒有多可怕:
書裡提到,大部分的農藥並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,包括對人的傷害、對環境的影響,受限於研究方法的限制,我們只能在「已知」的範圍內驗證,所以很多時候,都是災難發生了,我們才知道,哇原來這個東西還可能會有很多其他的負面效應,但已來不及阻止。
此外,我們太習慣現代生活的便利,把生活中的一切都交給了商業化產品,未自覺除了書裡提到的農藥是毒物,
生活中的毒物、無法被自然所分解的「人造化學物質」,還有日常生活中的洗碗精、洗衣精、沐浴乳、洗髮精、化妝洗卸用品、殺蟲劑等,隨著我們的排水系統、空氣進入到環境裡個城市到整個地球、每天到一整年到數十年,無法計數的各種人造化學物質加起來有多少?相互作用是什麼?我們真的了解嗎?

二、我們覺得使用下去對自己沒什麼影響:
讓一隻小蟲子死亡的毒物乍看之下對人體沒什麼太大的影響,是嗎?毒物走兩條途徑擴大影響力:

第一條是食物鏈:
經過生物放大作用,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含量沿著生物鏈在各級生物體內逐漸遞增,直到累積到一定的濃度產生明顯的作用,所造成的影響包括生態系的浩劫,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反(死亡、致命疾病如癌症等)。

推演題:商業化的農作、畜牧業對地球的影響?
商業化畜牧→需要大量飼料(商業化農作)→需要大量土地+單一化種植降低成本→容易有大規模的蟲害(過度密集、易傳染疾病等)+土地規模大人力成本高→大量、大規模面積噴灑農藥(如遙控飛機)或直接種植基改作物。

→第一個後果:該場域內所有動植物無一倖免,達毒性範圍(如目標蟲子)即刻死亡,接著是以目標蟲子為食的鳥類、小型哺乳類食用蟲子屍體後,因體內毒素累積而死亡;然後是以死亡鳥類、小型哺乳類為食的高階掠食者死亡…etc,導致整個生態系的毀滅。
→第二個後果:帶有殘留農藥(甚至是基因改造)的農作物成為商業化畜牧業動物的食物,毒物累積在脂肪裡(如牛奶、肉、蛋),被我們吃進肚子裡,也成為我們身上的脂肪、細胞膜等身體構造。依書內研究數據,此時毒物已放大一百倍以上,對人體的影響包括:基因突變(類似輻射的誘變劑)、神經/退化性病變、器官慢性中毒如癌症、生殖遺傳功能的衰減等。

第二條是環境惡化:
例如前述,所有的毒物不管是透過噴灑、沖洗、沖刷等方式,和污水一起進入排水系統,緊接著水擴散到空氣、土壤...空氣、土壤、水,不正是生命所需的一切嗎?我們正生活在充滿癌化因子的環境當中。

三、我們太信賴科學和管理措施:
難道政府、商人的最低標準值沒辦法控制毒物帶來的危害嗎
毒物的管理有幾個層次:

1. 我們知道它存在:必須透過各種測試、實驗,發現有這個毒物存在;不知道它存在就傻傻使用,等到出問題了才發現有這種東西...這種狀況很常見呢。
2. 製造毒物的人非常遵守規定,經過重重測試、檢驗了解它的毒性,所以制定了某個安全劑量的標準;根據書中的研究及查證指出,大多數的毒物並沒有經過人體的測試,甚至野生動物的測試,只對蟲蟲測試就開放使用惹。
3. 毒物的製造及販售有經過嚴格的控管,使用者也按照規定使用:多數情況是,到處都買得到農藥,而且農民並沒有詳閱使用說明書。
4. 使用毒物前,有一系列的警告措施,防止可能接觸到的人受害。(就算是保養品,也不會註明裡面可能的有害物質啊)
5. 受到影響的人可以確保自己在限定時間內只受到單一毒物的影響,如此一來,才能確保自己接觸到的毒物能夠「符合經過研究室(單一環境)測試的標準值範圍內」。
→而事實上,
我們無法確定自己一天接觸過多少毒,累積下來是否在標準值內;也無法避免一天內接觸到不同毒物的重疊作用導致的加乘效應(恩,根據書的內容,假設a毒物的毒性是100,b毒物的毒性是100,a+b的毒性>>>>100)

回過頭來,我們為什麼要用毒?
只是為了無關緊要的問題,例如:
蟲吃了我的草坪!
蟲吃了我的作物!
我的作物賣相不佳!
我討厭蟑螂!
我覺得盤子油油的!(其實用苦茶粉,或是滾燙的熱水+抹布就可以解決)
基於上述原因,我們正逐漸摧毀自己的健康環境、全面摧毀生態。
更可悲的是,研究發現,
大量噴灑農藥的長期效果,遠不如使用生物性防治措施;而且研究也指出,當我們大量施用農藥,目標昆蟲死了,反倒殺了更多目標昆蟲的天敵,因為這些天敵對於毒物的敏感性更高,而目標昆蟲卻因此產生更高的抗藥性。這就是為什麼施用農藥的地區,一年比一年受到更高的蟲害,更甚於不施農藥的時期。

那我們到底在瞎忙什麼?!

還能怎麼做?

書中提到尊重自然的永續方法,仰賴平衡和加法的力量。在農業/生物方面,回歸自然的智慧和機制,所謂的加法就是當某一物過多,我們就增加牠們的天敵,達到一物剋一物的效果,如此一來,生態鏈仍然蓬勃無缺角,也能達到完美的制衡狀態。
這讓我想到朋友圈很夯的「樸門設計」,就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,結合環境裡的有機、無機要素來營造一個各方要素平衡的場域,在這個場域裡面,一切元素相生相剋、互相依存,卻能共存共榮。

雖然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不簡單,需要向大自然學習非常非常多的東西,但想到真正的富足是永續而非殺雞取卵,就覺得非常值得投資時間和心力去研究~
在日常生活方面呢?學會思考,了解自己在使用什麼東西,這些東西對日常生活的影響,並試著用其他更天然的方法取代吧

以上就是【寂靜的春天】書摘,希望淺顯明白讓讀者如你一目了然~
請跟著颬颬一起前進,讓我們邁向好生活吧!
喜歡及認同上述理念的朋友,歡迎你
按下「關注」設定chrome的自動訂閱提醒哦~

arrow
arrow

    颬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