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颬颬。
今天要來分享《99%的人不會…系列》,包括如何拒絕及如何表達。
起心動念看這類型的書,主要是因為我自認是個以直覺行動的人,有時候太心直口快、無法藏住內心的想法,小則容易傷人,大則容易犯小人。尤其在官場求生存,不會說話是不行的;歷練久了,慢慢發現那些善於運用表達或甚至表演技巧的同事或長官,在官場上大多能保護自己,甚至更上層樓。更甚者,能夠運用良好的說話技巧,四兩撥千斤,發揮巧勁,成為官場大贏家。
李勁這位作者的書淺顯易懂,且大多數為生活大道理,看似簡單,卻但總是能夠反思到自己不足的地方。以下分為兩部分,守為拒絕,攻為表達,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一、如何巧妙地拒絕
(一)釐清你的目的:
有時候無法拒絕並不是自己不會講,而是內心感到猶豫不定,例如認為自己做得多,價值就大,而陷入不能拒絕的心理陷阱中;實際上,做得多不等於價值大,反而有可能多作多錯,承受更巨大的壓力。那麼還不如巧妙的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,把心力花在80%自己能夠發揮所長的事情上。
凡是量力而為,也要量力而行。對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的要求、嚴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的要求,要學會拒絕。
大家的一致目標是順利解決這些難題,選擇接受是因為我們知道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,可以很順利的完成這項任務;選擇拒絕,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完成不了,我以才會選擇急流勇退,讓更有能力的人接手任務。
(二)拒絕與傷感情事兩回事,端看怎麼說:
1. 冷處理讓人碰軟釘子:
表情:
(1)少笑、看起來嚴肅、眼光閃爍,即便微笑也能隨時中斷,表達自己拒絕的態度。
(2)視線游移,避免眼神接觸;如果無法避免,就用無可奈何的笑容表示。如果是主動拒絕,就用閃爍的眼神,視線不時與對方碰撞,但不要形成注視。但如果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對方,那就可以用坦然的眼神看對方。
動作:
(1)公事公辦、畢恭畢敬的樣子,甚至運用空間增加拒絕的氣勢,來影響對方的心理,例如隔著桌子相對而坐,卻把東西放在自己面前,然後一邊談一邊把東西推向對方。
(2)盡量讓自己顯得高大,例如正襟危坐、挺直腰身。
(3)緊張與放鬆交替,讓對方無從裡解我的肢體語言,失去說服的線索。
(4)雙手交叉在胸前,兩腳重疊,巨人於千里之外。
(5)腿部動作表達拒絕和反對,例如跺腳等等。
(6)把玩身邊的東西,表示失去聊天興趣。
(7)分散對方注意力,例如清嗓或調整坐姿、摘下眼鏡,化解對方的攻勢。或做別的事情。
(8)想拒絕對方,千萬不要碰對方遞過來的東西。可以直接明確告知:我們之間的關係沒有親密到我能接受這樣的禮物。
2.包裝拒絕的方法:態度堅決,方法委婉,拒絕別人要乾脆明朗,切記優柔寡斷。
-先同意再表達遺憾(沒問題,但是):如果不能施以援手,就要盡量給人心理上的安慰和放鬆。例如:
我最近實在很忙,不想耽誤你,建議西找別人幫忙
我非常想幫你,但這件事我不在行,一旦做不好,會浪費你時間
-敷衍回答(決定權不在我):制度的問題、別人的問題。
-答非所問、引開注意力:例如用急事或既定行程做理由。
-使用商量語氣:說不之後加上「不過」來補償對方。
-先說原則再說不:個人原則例如工作忙碌、時間問題、身體狀況等;也可以先說出自己無法幫忙的事情,再說可以幫忙剩下的事情。
-替你的不要編個對方需要的理由:幫他發現他可以接受另一種更好的建議。從對方的利益出發,更具說服力。
-比他更苦:但要記得是為了拒絕而訴苦,不是為了訴苦而訴苦。適當的表現脆弱,可以讓拒絕更真切。
-沉默:如果不知道要怎麼說,就不要說。
-拖延戰術:先肯定對方觀點,使用「目前、一時」等字眼表達未完全拒絕,而能讓人有所期待;能夠盡可能消磨調對方的耐心和意志,但一定要有分寸。拖延是為了等待時機說「不」,可以回答對方:我需要考慮,或者:我要看一下自己的安排。但如果完全不想,就要直接拒絕。
個人想法反饋 :
學生時期的我,總認為事情非黑即白,拒絕就是關係變差,就是不通人情。為了討好他人,總會硬撐把事情接下來,然後再苦惱要如何完成。又或是,拒絕的時候太絕對,導致長官或長輩不開心,覺得自己不通人情.
看了這本書之後,我覺得拒絕可以分成兩塊,一塊是心意,一塊是能力。自知能力無法達成,就爽快的拒絕,但話語能夠表現滿滿的誠意,如此一來就能不傷感情。用這樣的邏輯,就能夠以對人好為初心,而不用擔心拒絕的態度是自相矛盾了。
在拒絕技巧方面,我最擅長的是「決定權不在我」,但通常使用這項技巧是因為「事情就真的是這樣子」,我也要學會靈活運用這句話的情境,而不是一番兩瞪眼不知變通的使用;此外,我覺得最應該學習的是「先同意再表達遺憾」以及「學會商量」。
自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心直口快,所以常常在當下就直接拒絕或接受,導致凡是沒有留任何餘地,把自己卡死。如果我能學會緩一緩,用時間爭取空間,空間就出來了。例如:當長官指派一件不可能的工作時,我可以學會不直接說不,掃他的興,當一個壞人;而可以先謙卑地同意他的想法,再爭取後續談判及調整的空間。「好的,我研究一下再回復您」→「經過詳細的思考,發現我沒辦法做這件事,誰誰誰更好;或改什麼樣的方法更有利;或說出自己無法做到的部份,在補充可以做到的部份,爭取最佳決策。
※另外這裡也要補充另一本書《最高學以致用法:輸出大全》提到的拒絕原則:
1.先訂立自己的優先順序,例如年度目標是否有關連
2.拒絕時候一定要毫不猶豫、標準統一
3.拒絕公式:道歉、感謝、理由、拒絕、替代方法
例如:很抱歉,同時很感謝主管肯定我的能力,不過我今天得接送孩子去補習班,沒辦法留下來加班,不過我應該可以在明天中午之前完成,這樣可以嗎?
二、如何妥善的表達
(一)善於運用聲音
說話有某種內在韻律,掌握自己說話節奏做到清晰、有節奏有條理 ;無論何時都要讓自己的聲音親和、溫暖,即使拒絕別人也要充滿溫暖。保持柔和、自然的聲音,要充分了解自己聲音的特色,讓原本的聲音散發特有的魅力。
(二)話留餘地,才能全身而退
謹言慎行,在無法搞清楚他人的立場及勢態的發展前,最好都不要高談闊論,就能避免災禍 。
尤其發牢騷這件事,傾訴內容可能成為職場中的不定時炸彈,在你升值、加薪等關鍵時,被人毫不留情的引爆,而且這樣做本身說明你是一個缺乏涵養、缺少人格魅力的人,會嚴重影響職場前途 。
與人交流時,要多用委婉、商量的方式,使抱怨的話變成建議;發牢騷者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,作為上司若是能夠熱情周到的給予一些建議,問題通常迎刃而解;如果不贊同同事的牢騷,就試著巧妙的把話題轉移到更積極的一面。
(三)想清楚自己的目地,再巧妙說話
1.批評之前,先給對方高帽子戴
談話時,先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形象定位,並予以鼓勵,讓他為此努力奮鬥,並且改變目前的作法 。
2.有力的說服不能太用力
急於把自己的腦子灌輸給對方,是很多人習慣採用的方式,但有95%以上溝通無效。說服別人的過程是一種微妙的心理互動,要讓聽者在良好的情緒下,愉快接受你的觀點:
(1)先留下一個好印象
(2)真誠:我曾經也犯過一樣的錯誤。
(3)謙遜
(4)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。
(5)責任感,尊重反對意見。
(6)專業,知識是有說服力的。
(7)聆聽並理解別人,了解別人在關心什麼,找出說服的破口
(8)不要提出過分的要求,強勢的態度可能會被視為命令,讓情緒難以平衡。
(四)提出不同意見的方法
(1)和對方用商量得口吻說話
(2)用辯證的方式與對方進行交談:先肯定對方想法,再說出自己的想法,然後清楚表述自己想法的依據或理由。
(3)表現出為難的樣子也是一種退讓。讓對方有心理準備,然後讓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(4)藉由對方的觀點引出自己的觀點:盡可能找出對方觀點的不足,而且一定要實事求是,不能隨便捏造。
(5)善用正向句型:
Yes but→減少心理衝擊
Yes and→…就更好,增加具體行動的意願
Yes how→用疑問句激發對方反思自覺。
(五)如何讚美
(1)讚賞一定要簡短,並善用肯定句而非否定的語句,發自內心歡喜地說出來;若能善用他人說的讚美之詞,可以讓被讚美者更為印象深刻。
(2)工作場合盡量讚美那些盡力為你做事的人,就算找不到對方值得讚美的事情,可以用未來增添信心和希望。
(3)針對希望對方做得更好的行為,以具體的方式、鉅細靡遺地給予讚美,以滿足對方希望獲得肯定的期待,並引導他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調整。
(4)如果是責罵的話...要能夠喚醒對方的自覺,幫助對方思考對策、改變行為,促使自我成長。
(六)和陌生人做朋友:善用傾聽的技巧
將注意力完全放在對方身上,明白對方說了什麼、沒說什麼,盡可能消除內在與外在的干擾,並避免打斷別人說話,以利從對方的言語中察覺某些資訊,包括對方的興趣、情緒及日常習慣,發現對方喜歡的話題,進而聊進對方的心理,也可以不時簡要的重述對方講話,尤其重點,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 。
閒聊時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對方,要把肯定回應、表示同意作為前提。專注聽和回應也是一種表達關注的積極回饋,會帶來愉悅,記住自始至終把話語權交給對方,並保持耐心傾聽,而不是表達自己
(七)會做不如會說
(1)即時告知上司自己的工作進度:完成一項工作之後,先和上司溝通,然後再做後期的收尾工作。
(2)應該承擔的責任不推托,不該承擔的責任不沉默
(3)面對批評,明白對方對事不對人
(4)調整常見的說話方式:
-完了完了麻煩大了→傷腦筋,好像出了一點狀況。
-這個阿,我不行,我處理不了→好的,我會馬上處理,有問題再和您溝通。
-就他能耐,好像少了他,地球轉不了→他的主意真多,這回幫了我們大忙。
-看在朋友的面子上,幫幫我→這回靠你了,沒有你還真不行。(把重點放在對方身上,而不是自己不足)
-不知道,你問別人吧→不好意思,我先思考一下,待會給你答覆,好嗎?
-請問你有什麼意見→我很想知道你對此事的看法。
-不就這點事嗎?有什麼大驚小怪的→勇於面對自己的失誤。
-真笨,我都說三遍了→可能是我沒說清楚,再來一次就行。
(5)避免引起反感的發語詞
-用而且、如果取代但是、可是。
-避免說老實說,可以直接說「我覺得」
-不要說僅僅只是,直接說「以上就是我的建議」
-不要說錯,而是說「不對」。
-避免說「本來」
-用「具體」的時間取代含糊的區間。
(八)如何打電話
(1)打電話會打擾到對方的時間,所以要先問:「請問你現在方便講電話嗎?我需要借用你x分鐘。」如果對方不方便,可以記下對方方便的時間;如果工作電話沒有撥通,要用手機給對方發個簡訊,簡要說明事由。
(2)如果電話中有瑣碎又必須的資訊要交代,最好用簡訊來說。如果要請對方記下來,可以先說「請問您方便找紙筆記錄一下嗎?」
(3)做任何事情都要做足功課,打電話之前最好把通話要點羅列在紙上。
(九)如何說服他人:先聽再說
(1)讓對方明白,你能做到什麼,你能給對方帶來什麼:了解對方的想法不是去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想法,而是在了解對方的想法之後,再決定該說什麼,又怎樣合理的傳遞自己的想法。
(2)讓對方相信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:讓對方參與過程,表達意見。
(3)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,但通常也留有被引導的空間。了解對方的需求,然後引導他們的要求拆分成不同組合,從各種組合中找出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。
(4)學會處理被拒絕:利用事物的兩面性,化缺點為優點。天下沒有永遠的拒絕,只是暫時不被人接受。先了解被拒絕的原因,然後用全新方案吸引對方。
(十)成功的演講
(1)演講要去設法了解聽眾的需求,根據聽眾的興趣來演講,可以有效抓住聽眾,也可以使自己近早進入演講的角色。
(2)有力的開頭非常關鍵,可以用軼聞趣事,或是個人經歷作為演講開頭;開場一定要與眾不同,開場就要抓住聽眾的吸引力。
(3)演講要避免拿著稿子讀,眼神交流和肢體語言都是優質演講的組成。表情豐富、言語間輕重緩急,帶給人深刻印象;務必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。成功的演講所說的每一句話,所做的每一個手勢,所走的每一步,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。
(4)你的熱切要比內容更撩動人:將自身的情緒充分撩動起來,聽眾的注意力就會被你牢牢吸引,就開啟了聽眾心靈之門的鑰匙;演講需要營造歡樂愉快、熱情洋溢的氣氛,可以用幽默的方式結尾。
(5)對演講題目要有深刻的感受:要用自己的真實感受來描述;讓聽眾知道我要帶給他們有價值的事情,你表現出熱情,就會擁有熱情。
(6)結束語的重要更是不言而喻,精采的結束與更能引人深思:
(7)不論最後說什麼,都要讓聽眾知道你希望他們聽完演講後要做些什麼,這一點非常重要,接近結論時,說話要強而有力,突出重點,簡單重複一下今天所講的重點,然後逐一列出演講提到的關鍵字,要讓聽眾明白這些要點之間的聯繫。
(8)演講快要結束時,一個簡短而意味身長的故事,會讓聽眾對你的演講回味無窮;人們都喜歡受到激勵,得到啟發,不妨利用富有啟迪性的話語來收尾。一句鼓勵的詩,或是勵志的名言往往能夠讓聽眾獲得力量和勇氣。
(十一)優秀的自我介紹,分為30秒及60秒版本
1.要用對方聽得懂的方式,避免專業術語
2.盡量加入與他人不同的重點,讓人記住、獨特的地方、優點、擅長的部份,和他人的區別等→多利用數字,更容易區別,並凸顯長處。
3.多提到未來展望,盡量提到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方針。
4.使用非語言溝通技巧,重點是怎麼說。
5.補充自己的特色,例如告訴對方自己希望如何被看待及自己的個性。
架構範例:
我是個做什麼的人
區別化、數據化
自己的性格、做事態度
展望
結語
個人反思回饋:
自認為在主動表達意見和演講方面,自己的表現算不錯的。但如何內斂的表達,卻是我的一大弱點;看完這本書,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如何化拒絕為說服。一定要認真傾聽對方說的話,來理解對方想什麼。就跟前面拒絕的藝術一樣,要先緩一緩,先穩住自己,多蒐集情報,再決定要怎麼做,以免禍從口出。
還有像「太陽」一樣運用影響力說服他人,例如批評前先戴高帽子、明確具體的讚美,調整自己的說話風格,從外放到收斂。另外打電話的禮儀也可以再多加強,畢竟在辦公室打分機習慣之後,要外撥電話常常就會忽略了電話禮儀。可以善用簡訊、email做搭配,並詢問對方擁有的時間。
以上就是【99%的人不會拒絕、99%的人不會表達】摘要和心得~希望淺顯明白讓讀者如你一目了然~
請跟著颬颬一起前進,讓我們邁向好生活吧!
喜歡及認同上述理念的朋友,歡迎你按下「關注」 或設定chrome的自動訂閱提醒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