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我是颬颬

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植物課林暐翔老師推薦的《土壤的救贖》這本書。我覺得想要當農夫的人都應該看看,畢竟我們都不想累累的收成。
只要尊重大自然的設計,就能當一個懶惰但收穫滿滿的農夫!

我覺得土壤的救贖是非常美麗的書。
生動且深入的講解土壤中神祕、豐富且重要的微生物,一起與植物歷經數十萬年演化,共同打造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能量,並幫助把大氣中過多的碳儲存在土壤內。

也許氣候變遷、土壤沙漠化、物種滅絕等等重大全球性議題的解方,其實非常簡單,就是從源頭支持及實踐最天然的農業機制,善待我們的土壤,用正確的方式幫助植物與土壤中的微生物合作,然後享受這無為之道,地球就能恢復往日的生機,而農人們也不必每日辛勤工作、施肥、除草,讓大自然和諧地演奏,萬物自然生長,一切水到渠成。

看完這本書,我只有一個目標:

了解大自然運作的原理,幫助動物和植物的協作,把我的菜園打造成一個能夠自動循環利用,和諧共榮的懶人菜園。那是一個什麼樣的菜園呢?富含碳的菜園,含碳的土壤團粒健康到像一片吸收力、保水力、排水力極強的海綿,能夠收放自如的吸收過多的洪水,在乾旱時能夠保持一定的溼潤度,能夠維持足夠的氧氣給植物的根,讓植物足夠強健到抵抗各種逆境;多元豐富的生態,讓益蟲與害蟲達到完美的平衡,各取所需。土壤生物的族群一旦建立,種植作物和培養土壤碳的效率都會提昇。

 

首先,不再犁田,因為犁田會擾動土壤,讓土壤受到侵蝕,並破壞土壤的結構。透過不犁田,讓結構穩定,以利土壤中的空氣、水、養分得以循環;如果要增加土壤的養分,就用上好的堆肥追肥,這些堆肥必須要用有氧的方式分解。最基本的是收集一堆材料,一些木質或乾燥的職務組織(樹枝、枯葉、甚至碎報紙),一些綠色的植物組織(草屑),以及少量富含氮的糞肥、豆科植物或堅果,然後堆到90公分高。微生物在植物組織上、糞肥裡和土壤裡,然後再堆肥裡開始吃簡單的碳,排出稍微比較複雜的碳鏈,並且繁殖。微生物繁殖產生的熱,會讓堆肥變熱。好的堆肥溫度會升到很高,殺死病原菌和雜草種子。不過如果內部達到71度,就必須攪拌。因為微生物活動都必須要氧,如果溫度升高到71度以上,表示微生物繁殖太快,氧氣不夠,堆肥就變成厭養菌的天下。

其次,盡量不讓土壤暴露在大氣中,採收後,也能種下多元豐富的覆蓋作物(例如豆科植物)以保護土壤,讓植物可以填滿土壤上方的空間(類似森林樹冠的結構,以及各種不同的葉型,收集最大的能量),也希望根佔據下方土壤剖面上所有的區域。雞尾酒覆蓋作物會吸引授粉者、並且提供良好的棲地給蜘蛛,只要維持地面上植物的多樣性,就會得到昆蟲的多樣性。

其三,透過堆放作物殘株,讓土壤內的微生物始終有食物可以吃,並繁殖更多更多。覆蓋厚重的千層面堆肥(綠色、褐色)可以阻礙雜草、維持土壤濕度、增加生物活動。

其四,不拔草,而是砍草,讓各種不同的草覆蓋我的土壤,並且端出各種不同的糕點,提供多元風味的根部分泌物給微生物。然後讓微生物製造酵素,在砂、粉砂和粘土之間把植物需要的養分溶解出來。從此,我就不需要下肥料。

其五,繁殖菌根菌。菌根菌的菌絲分布又遠又廣,可以用養分連結所有植物群落,讓植物群落長得更茂盛。

其六,如果我能養動物,就要大量放牧,但不讓這些動物停留在同一處太久,讓他們充分啃咬植物,然後等草復原之後再重新放牧。草被咬掉之後,會努力把葉子長回來,會從根部和根毛把碳基糖輸送上來,使一些草死亡,然後把碳網絡留在土壤裡分解。當草重新長出莖葉時,碳基糖的產量再度增加,並傳回根系。這種作法也可以讓農場上有多種產業,用同樣的面積去獲得更多收益,並持續增進土壤健康。

以上這種方式,可以稱為全方位計劃性放牧。這本書相信自然是整體按照某種模式運作,是個複雜的系統。人類卻誤把自然當成複雜的機器。當我們用機械化的方式和自然互動,覺得我們只需要移除或改變一個齒輪,就能解開一個問題時,就註定了會招來預期外的後果,且後果時常比問題本身更糟糕。

有些人認為這種農耕方式沒有受過科學認證,發明這種方法的薩佛瑞說:「在典範轉移的狀況下,你有理解困難是很自然的。我花了許多年,因為我也嚴重被我簡化主義的大學教育所蒙蔽。」很難用傳統的科學研究來測試薩佛瑞的方法,在這種情況下,傳統科學必須比較兩塊相同的實驗地,只改變一個變數,看看幾年後試驗地的標準有什麼差異。但如果把單一變數獨立出來,就是把環境視為機器,而不是複雜的系統,這樣就稱不上全方位管理了。如果要做全方位的計劃性放牧,就必須一邊進行,一邊監控、調整。你必須監控田野對你的管理有什麼反應,每年決定如何修正你意外造成的任何問題。但科學實驗沒辦法在實驗開始後改變任何正在進行的事。如果改變就等於放棄科學分析。

為什麼我們非得固守於「正確的科學方法」呢?就像我們時常受限於自己的歷史觀而視某些已發生的事實為「理所當然」。作者指出,化學農業看似根深柢固,但其實出現至今僅大約五十年。慣行農法每年使用大約幾千萬公噸的化肥,然而肥料效率極差,化肥裡大部分的磷會迅速與土壤無稽物結合之後,植物就無法利用。土壤微生物有酵素可以把磷變成植物可用的型態,但施用化學肥料時,這些微生物通常已休眠或死亡。氮吸收的問題更嚴重,若沒有健康土壤微生物作用把氮轉化成植物可利用的形態,會有高達五成的氮流失,被雨水或灌溉水沖進地下水或溪流中。這些水域會優養化,產生死亡區。

 

我們還要使用這種「傳統」的方法嗎?
我們直覺認為難聞的化學肥料不可能種出健康的作物,科學家在土壤世界的新發現證實了。大部分的化學肥料混合了氮磷鉀,不過微生物學家指出,隨著科學工具改良,科學家在食物中發現越來越多對我們健康很重要的養分。施用化學肥料,沒辦法讓植物接觸到這些養分,因為肥料根本不含這些養分。其實肥料不可能有全套必須養分,因為植物和土壤的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太複雜,難以複製。

耕耘之後,土壤裡面還是會有土壤微生物,然而一旦使用化學肥料,他就不大可能為植物提供這些多樣的養分。簡單來說,施用化肥干擾了大自然裡偉大的合作關係。按照這種合作關係,植物應該把碳基糖輸送到根部各處給微生物,以換取養分。肥料瓦解了這種系統,植物變懶了,土壤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食物。菌根菌少了含碳的營養,就無法生長,讓自己的碳鏈在土壤延伸,無法與其他微生物產生黏著劑,把碳固定在土壤裡形成保水團塊。微生物會休眠甚至死亡。這時土壤中的生命和土壤結構都被破壞,最後農民不加化學肥料,就無法種出像樣的作物。而慣行農法最不自然的作法,就是創造只種植單一植物的廣袤地景,大自然從來不會有那樣單一的栽培。單一栽培的壞處也使得害蟲大量繁殖增加。

 

簡言之,讓我們更了解大自然偉大的設計吧。
理解它原始的設計,讓各種元素相互和諧的運作,我們就能用最懶得方法,發揮槓桿作用,讓大自然原本就有的一切,為我們準備好一切需要的東西。
這就是豐盛,就是伊甸園,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。

 

以上就是【土壤的救贖希望淺顯明白讓讀者如你一目了然~
請跟著颬颬一起前進,讓我們邁向好生活吧!
喜歡及認同上述理念的朋友,歡迎你
按下「關注」設定chrome的自動訂閱提醒哦~

 

arrow
arrow

    颬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