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我是颬颬

最近一連串看了許多心靈相關的書,覺得概念都是相通的。

今天和大家分享的《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》也有提到很多在《覺醒的你》裡面提到的自我覺察。雖然用字不太一樣,例如在後者提到的「大我」,在前者的故事裡面比較像是覺知的自己、「小我」稱之為「頭腦」,郭老師又把頭腦分為「情緒:七彩」及「理智:小博士」兩個角色。

在自我覺察練習裡面用到類似的概念和技巧(也是諮商師教我的技巧)。人的痛苦和壓力來自於無法掌控未知的恐懼,因此為了讓自己保持開心,短期可以做的是「做讓自己身心舒服,和自己有掌控感的事情減壓」、長期可以做的是「回到喜歡自己,讓身心能夠保持合一,包括:正念練習、身體掃描。」正念練習與靜心可以幫自己爭取覺察情緒做出適當反應的時間。

郭老師不斷提到心態的調整:練習接受生活中各種不容易的事,視無常為日常。意識到無論是什麼情緒,感覺都會走,不需要隨之起舞,並盡可能用正向的態度體驗生活,享受當下。

「欣賞、感恩、享受也是一種能力。把眼光放遠,允許享受、無所事事,這樣才會得到身而為人的快樂。」這種「深入體驗」的練習技巧則包括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及綜觀全局的能力。前者例如用心品嘗每一口飯,後者例如靜靜的作者,然後把注意力擴展到所看見的世界,觀察平常沒有注意到的事。

書中也有提到,你想的即是你的世界,所以我們絕對有能力改變世界!只要改變想法就好。如果你不願挑戰你自己的心魔,就是讓這樣無可奈何、無法可度的意念,建造了自己不想要的世界。如果你願意用新的觀點來看自己的堅持,也就可以粉碎那個你不想要的結果。

以上是比較偏大概念的統整,我覺得這本書比較實用的地方是,把《覺醒的你》提到的內容,運用具體的情境和步驟提供明確的指引:

一、身體掃描

  1. 以舒服的姿勢,或坐或臥,閉上眼,專注呼吸。
  2. 讓意念從腳丫開始往上掃描,感受身體各個部位。
  3. 掃描到有感覺的地方,允許它存在,好奇探索,不須趕走也不須擁抱,讓它自然停留來去。
  4. 查覺到自己的心跑掉了,輕輕把注意力帶回來。

二、正念

正念就是正正地把念頭放在與你相遇的人、事、物上。沒有想著過去,也沒有想著未來。這是一種很省心力的方法,也是一種會促進人際關係的心法。人的念頭總是會飄離開眼前的事物,沒關係,只要輕輕地把念頭帶回來就好。

˙啟動同在模式

正念的習慣就是好好觀察、體會、感受。練習久了,好像開啟天線,能夠察覺到許多無形的訊息。「你得跳上正確的火車,才能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。這些挫折,只不過是天使溫柔地拉著你,不讓你跳上去,不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而已」。

※(相反的)行動模式:如果你想要全力快速解決一個問題,會因為過度專注使自己沒注意到身旁發生的事情,你的身體會分泌可體松來加把勁,但長期大量分泌下,你的身體非常有可能在未來某次病毒攻擊下,無法卯盡全力大反撲。

˙呼吸定錨

  1. 先讓自己好好感受腳底和身體被大地或椅子所支撐著。
  2. 注意自己的呼吸,讓自己的身心處在一個安全被支持的狀態。
  3. 觀察自己的念頭,把這些念頭看做是一輛一輛開過來的巴士,盡量允許巴士開過去,而不是跳上去跟著走。
  4. 再度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,讓自己的心,定錨於其中。

˙一秒變豐盛:

  1. 問自己,發生了什麼事讓你不開心?
  2. 這件事給你什麼感覺?
  3. 如實接受這些感覺,回到呼吸,感受安定。
  4. 從目前的生活中找出三件好事,感謝他們的存在。無論是大大的事,還是小小的事,當我被放在心上,而我不將之視為理所當然,那麼我就感受到愛了。

˙擺脫不了的恐懼(臣服!豐盛!)

最大的恐懼來自於看不到自己擁有什麼,只看到還沒有發生的匱乏人之所以會恐懼匱乏,是因為在嬰幼兒時期,身心能力都不足,只能向外求助。因此在神經路徑上,習慣了外求。因為這樣的經驗,才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討好別人,或是想讓自己變強以擁有資源,企圖消滅匱乏的恐懼。

不需要試圖逃避對匱乏的恐懼,反而是換一個感恩的心情,時時感恩所擁有,不視之為理所當然。

學會正念療法以後,察覺到很多東西不是我們努力得來的,而是不需要做什麼就已經擁有了。這和從小到大,一直被提醒的「你是匱乏的」、「你是不足的」不一樣。當然現實生活中的匱乏和不足確實存在,但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人、事、物。

˙「我不曉得人活著要幹什麼!」

郭老師曾經為此困擾,而她的同事點醒她,會說這句話,就表示:認為人活著,除了名、權、錢之外,還得要有什麼。當她說「那些教授升等以後,還不是忙得跟牛一樣」,言下之意就是她期待人生無事。問題是,人生怎麼可能無事?有這樣的期待,注定痛苦,正念告訴我們,人的痛苦來自於現狀與期待的距離,人生唯一不變的事,就是事事都在變。既然是事都在變,就不可能人生無事。既然人生不可能無事,你的願望就無法達成。這無法達成的願望,正是造成你黑暗的原因。

˙聽聽自己的聲音,多愛自己

以往我們都只抱著胸前一本「規訓」,少了一本「愛的練習曲」,一切都不是跟著心走,而是依照別人的期待走,但別人又不是我們,不會真的知道我們的想法與需要,難怪不會覺得被愛,不覺得快樂。

要記得用愛去做每一件事情、要練到無條件的愛,愛自己的各種發展。把愛變大,不去懷疑、不去回想過去、擔心未來,時間反而變成虛幻。

三、有情緒的時候停一下!

˙有情緒時只要明確說出來就好

但有時感覺無法拿掉,只有危機解除了,感覺才會慢慢消失,所以要常常覺察,從源頭解決危機。例如你發現自己的問題是自卑,那麼就把頭抬起來看看自己的成就,享受自己的成就。

˙克制衝動

碰到想要拉近現實與期待距離的衝動時,說:「可以,但是等一下!」,爭取情緒轉移注意力的時間。情緒會走,當下的想法不見得是真的。

˙陪伴情緒

有時候心情不好,可能是壞心情的流沙被啟動。試著去覺察那個壞心情的啟動點,不去糾結延續,而是勇敢站起來離開現場,轉換環境,去運動、找人說話,斷開向下螺旋。

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情緒,像是不被選擇、不被疼愛、不被重視。而人為了自我保護會啟動防衛機制,把受傷的情緒藏在內心的冰山底下,讓你以為你忘記了,甚至真的不記得。但在某個契機,碰到有長相類似的人或是類似的事情發生,這個情緒就會重新浮現,這也是為何你會莫名地憤怒悲傷。這些情緒是正常的,不需要害怕也不需要逃走,或企圖用狂歡的方式把它壓抑下去。因為它只是浮上來而已,不會傷害你。當它覺得夠了的時候,自然就會離開。

˙盛怒的時候該怎麼辦

盡可能讓自己度過腎上腺素飆起來的那18分鐘,停一下,把注意力放在身體與呼吸上,穩住杏仁核(定錨),然後以能夠產生「心流」的方法做事,如同庖丁解牛般,讓自己和手上正在進行的事情融合一起。

˙生氣列車:不要一直給生氣加能量

  1. 察覺到自己忍不住要生氣了
  2. 想像有一台列車遠遠地開過來
  3. 給他貼個「生氣」的標籤
  4. 你可以選擇不要跳上車,至於要停要走隨便他。

˙消除情緒風暴:慢慢來,一急理不清,接納自己有任何的狀態。

  1. 將身體、情緒與念頭各貼上一個標籤。例如生氣、喉嚨想要大叫、豬隊友。這樣可以幫助你辨識最核心引爆你的概念。
  2. 輪流陪伴你的身體、情緒與念頭。陪伴情緒時,不用問自己為什麼有那股情緒,陪伴就好;陪伴身體時,你就想像你做出那樣的動作去釋放自己的能量;好好看著你的念頭。
  3. 注意力移向自己以外的四周:等情緒、身體、念頭都獲得足夠關注,開始觀察周遭,然後回歸平靜。

˙三步驟學會放下:

  1. 接受:覺察並接受自己有批評和排斥的心情。
  2. 換個想法:相信一切都是一體(又提到大我、集體潛意識、宇宙就是你、你就是宇宙)。
  3. 相信”慈悲沒有敵人”:喚起最大的愛與包容,愛的力量可以取代厭惡感。(因為我們的本質都是愛)。

四、擺脫小我/頭腦的侷限

˙對熟悉的人的偏見

我們經常會戴著「過去與未來的眼鏡」觀看當下活生生的人,使眼前的人失真。當你跟一個人的關係特別緊張,想想是否對他有某種腳色期待?當他們不符合期待,情緒於是油然而生。試著活在當下,試著把對方當成一個人,而不是你的誰,或許會少了期待失落帶來的緊張。

˙遇見小時候的自己

看見和自己很像的人,且當時的自己被責怪,就會忍不住想要糾正那個很像自己的人。一方面當察覺小時候的自己出現時,可以用成人的身分告訴他:「你很棒,你已經做到了」這樣可以讓心裏的小孩得到撫慰與鼓勵,而不是背負著罪惡感。另外也可以同時在心理面對另一個人說「我了解你的不舒服,辛苦你了」好像在撫慰小時候的那個自己。

˙顯化接受法

理智想的理由,身體和情緒尚未接受,寫下來。然後靜靜的看著,與那段化同在,直到心中接受為止。讓自己和理性思考得出來的結論相處夠久,直到他身化成自己的一部分。

˙保持敞開

人類圖有個概念是,兩個人互補的部分越多,關係可以說越圓滿,但如果兩個人太過密合,就會像系統流不進活水。異質性的人事物會帶來衝撞,但同時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溫暖、支持與愛,若能以好奇心接受與擁抱其他系統的人,也能使自己的系統更強壯。

五、與他人互動

˙如何點醒別人:

當一個人業力爆發的時候,就只有看到眼前的那件事。如果想要跟他硬幹,一定會被咬。所以不如幽默一點的滲透他,至少有一點提醒效果。

要改變一個人不要貿然動手,先去探索他最在意的事,從那件事下手。
平常多探索自我,也要去閱讀別人的觀點。這樣才有機會看到一整片森林。

另外,與他們互動時,先停一下,不用急著回應或企圖用道理說服他們。而是懷抱著好奇提問。唯有提問,你才會得到真正的答案,也才能有最適合的回應。問他們這樣的反應是因為想起了什麼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回答,基於什麼樣的經歷?

˙同理心三部曲:

範例一:

  1. 同理:聽起來真的很像老師在暗示你們要主動辭職
  2. 回應:但沒有啦,老師是心疼你們
  3. 邀請對方回應:如果你們願意幫忙,那就太好了啊

範例二:

  1. 同理:這個世界很多人是發生事情才解決,甚至明明發生仍然不知不覺,所以需要像你這種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有感知,並且採取行動的人。
  2. 回應:我愛你本來的樣子,你的感受絕對不是大驚小怪。而且就是你有很強烈的感受,所以才那麼善體人意,經常主動做一些事情讓大家不需要去經歷難受的後果。
  3. 道歉:我是心疼你因為這個敏感而受苦,昨天才會說出不敏感的話,沒有照顧到你的心情。

 

以上就是【和自己,相愛不相礙希望淺顯明白讓讀者如你一目了然~
請跟著颬颬一起前進,讓我們邁向好生活吧!
喜歡及認同上述理念的朋友,歡迎你
按下「關注」設定chrome的自動訂閱提醒哦~

arrow
arrow

    颬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