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我是颬颬。

最近有點忙碌,沒有時間寫書摘,倒是反覆咀嚼著一些近日所思所感。

小時候就喜歡思考如何有效率的工作,例如媽媽的摺頁印好之後要幫忙摺好,我就會召集小朋友把椅子排成一列,分配好大家的工作成為一條生產線,一人負責一個步驟(折一半、再折一半、清點、綑裝...)很快的完成一整箱,然後不斷研發更快的摺頁方法。
我就是喜歡很快完成工作的感覺。

國中的時候就喜歡自己畫課程時間表,還幫同學用word做各種帥哥版本(只差沒拿來賣),壓在桌墊下就覺得念書比較有效率。
高中之後開始研究念書時間分配如何更有效率的規劃,例如SWOT分析怎麼分配自己各科的時間等等。(長大唸了行政也算是一種適得其所吧?)
但我最近發現這樣的時間管理是死的,而且就某種程度來講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這都是
“我想像的時間”,這是工業化生產的思考方式。每天24小時、1週7日、365天,這種時間切割標準化的概念來自工業化的需求。時間之所以可以切割,是因為跟環境的關係硬生生的斷裂在工廠裡,你可以不眠不休的生產,生產量和投注的時間成正比。
可是如果是農業的邏輯,這樣的時間觀行不通。


農業講求的時間,是有機的。
要把東西種好,還要搭配環境、動物、其他植物、節氣的時間,大自然的時間是“時機”。
我們為什麼對萬物如此冷漠?
我想是因為工商業的時間觀與傳統農業的時間觀多麼不同,城市的又與鄉下的不同。越仰賴大自然的人們,對於“時機”越敏銳,越能感受在地的萬物連結,這份“連結”自然就長在心中;相反亦同。


前任的媽媽和現任的媽媽我都非常喜歡,一個來自閩南村落,一個是客家村落,她們對於路邊長的果樹、野菜撩若指掌,哪個季節可以看到什麼樹、什麼花、吃到什麼水果,什麼時候才有什麼菜、才可以吃什麼菜、什麼菜才會好吃,這些知識一般人可能覺得沒什麼,但都是生活的底蘊。

生活,人生為人,漫漫長路,每天要練習的基本功。了解到這點,才知道過去把自己工廠化的所有練習,不過讓生活索然無味。
我可能知道什麼是時間管理,行政學比一般人滾瓜爛熟,但這樣的知識相較之下,是有用的嗎?莊子與惠子的有用無用思考論辯一直放在心中發酵著。阿納絲塔夏也曾提到現在不斷發展的科學知識的必要性。真正重要的知識,絕對脫離不了生活。那是大自然歷經數萬代人的智慧,這樣的知識卻在消失當中。

打了這麼長的一篇,只是要闡述我的盆栽。
我們家的種植比賽,我一次也沒贏過,因為我是工廠思考的邏輯。
吃完栗子南瓜之後,把種子曬乾想拿來種,後來被男友當肥料丟進種過綠豆的土裡。這土裡面有之前失敗的馬鈴薯、沒發芽的關刀豆還有...總之就有很多種子。
男友從媽媽家拿回蒜苗之後種下,沒想到盆子裡突然冒出了三株芽,農友說是栗子南瓜。
這時發芽還是不知道為什麼,不過這就是栗子南瓜自己選的時機吧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颬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