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家好,我是颬颬。
今天要分享的是《我可能錯了》的心得,不是書摘。
因為我覺得他是一本篇閒書,比較沒有大量需要做筆記的資料。
不過讀完滿滿的感動是有的。
 
我覺得本書的內容和《覺醒的你》有40%核心理念很像,相較起來,這本更親民一些。他並沒有要講什麼大道理,通篇都是作者個人修行的紀錄,讀起來非常溫暖可愛,且人性化。
總的來說,就是知識密度和智慧成分沒有到絕對之高,但仍可做為一本人生百味的閒書來讀。畢竟,要一個早發且成功的經濟學家,突然放下一切跑去泰國的森林修行17年,是多麼難得的故事和經歷;作者走過人生的高峰與低谷,在修行生涯日復一日的練習中,學會什麼是與放下我執。
讀了這本書才知道,原來在出家人的規範中,為了訓練拋下個人的執著,不僅房間不能固定(減少對物品的執著,覺得是「我的」),化緣時別人給的也不能主動要求或拒絕(只能被動接受,這樣就不會有助長偏好的問題),有需求也不能主動開口求助(練習放下掌控力,並從中磨練對內在與際遇的信任感)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似乎很容易能夠感受到,什麼都不要,卻什麼都有的豐盛;鍛鍊出放下與寬容的胸襟,漸漸超脫小我的苦惱。
書中各章雖然像雜談,彼此沒有絕對的關連性,但仍然可以讀到最核心的宗旨:「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、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,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,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三次,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──我可能錯了。我可能錯了。我可能錯了。」
有太多的是非判斷衍生的衝突,都是來自於「我」,堅持自己才是對的,只有自己的標準是標準,認為別人「應該」要符合自己的期待,在自尊的加持下,沒有任何轉圜或其他的可能性;在自尊的加持下,放任小我不停地批評,思考對錯,停不下來。
「帶有「應該」這個詞的種種念頭,讓我變得委屈、沉悶和孤獨。如果你能意識到這種情況有時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不妨就試試這個手部的動作──先是用力握緊拳頭,然後鬆開成張開的手掌。它很簡單,但它貼切地展示了我們如何能放下自己太執著的事。」
這樣的放下,除了放過自己、放過他人,也包含接受人生無常,信任命運的安排,一切發生的事,超乎自己的期待:可能是,也可能不是,幸與不幸。
另一個值得玩味的對比是,作者作為一個僧人,回到以資本主義、控制與規範、利己主義等價值為主流的西方國家,遭受的待遇與東方國家天差地遠。而以西方價值為主流架構的現代社會,又有多少人因此為焦慮而苦?
如果你喜歡平易近人的靈性書籍,推薦這本《我可能錯了》。
 
arrow
arrow

    颬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